:殡葬服务具有特殊性、自然垄断性、普惠性与多元化的典型特点。近年来,我国殡葬服务行业从质量到数量上的“全面开花”,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龄化加深、城镇化率持续提升以及居民消费量能力上升等供需关系提振。不过,高价墓地泡沫下乱象丛生,多种新型殡葬方式出现,我国殡葬服务行业刚需仍存。
殡葬是人类自然的淘汰,是对死者遗体做处理的文明形式,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物,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。
殡葬服务则包括遗体接运、存放、火化和骨灰安置等基本服务,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遗体化妆、清洗、防腐、乐队、悼念仪式、非公益性墓地等选择性服务,具有特殊性、自然垄断性、普惠性与多元化的典型特点。
中国自古以来有多种形式的殡葬习俗,包括地葬、火化、天葬、树葬、海葬及许多别的形式的殡葬。由于人们对殡葬服务的认识随着文化及经济变化而演变,故该等习俗已有所变化。自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,大部分殡葬传统得以延续实施的同时,火化开始逐渐普及。中国的殡葬服务业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迈入新的发展阶段。在提倡火化的同时,政府将殡仪管理机构转型为殡仪服务提供商,并开始为人们提供更多服务,这成为中国近现代殡葬服务业的开端。
自此,中国殡葬服务业迅速增加,并因其重大的增长潜力而吸引愈来愈多私营企业加入。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我国现存殡葬用品相关企业28.06万家。近十年,国内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持续增长态势,2021年全年注册相关企业2.65万家,同比增长50.72%,达近十年注册量增速峰值;2024年注册6.43万家相关企业,同比增长17.73%。
尤其随着福寿园等殡葬服务企业快速壮大,行业受到慢慢的变多的关注。以福寿园为例,从1994年成立至今的三十年间,福寿园经营事物的规模已经涵盖公墓运营、殡仪服务、设备制造、追思用品、规划设计、生前事业、“殡葬互联网+”、生命教育等,业务扩展至国内十九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四十余座城市,2013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。根据年报显示,2010-2024年,福寿园营收从3.5亿元增长至26.28亿元,涨幅达到650.86%;利润也翻了数倍,最高接近8亿元。
当然,我国殡葬服务行业从质量到数量上的“全面开花”,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龄化加深、城镇化率持续提升以及居民消费量能力上升等供需关系提振。
首先,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深,为市场需求的增长奠定基础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末,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3.1亿人,占比22.0%,与2023年末相比,增加1334万人,人口比重上升0.9个百分点;预计2050年,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将超过3.8亿人,占中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约31%,占全球老年人口的比重约为24%,表明每3个中国人中将有1位是65岁及以上的老人,扩大死亡人口基数。
在2021年,我国每年的死亡人口已经突破一千万,较1990年增加三分之一,2023年我国死亡人口为1110万人,人口死亡率为7.87%。大基数市场需求成为推动殡葬服务业发展的最直接源动力。
其次,城镇化率逐步的提升为殡葬商业化市场服务提供稳定的需求供应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末我国城镇非流动人口达到9.43亿人,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为67.0%。近6年我国年年都会有超过1000万的农村居民进入城镇。城镇化生活的熏陶以及政策的不断宣讲,带来了移风易俗的效果。近年来我国的遗体火化率持续提高,2021年全国遗体火化率已达到59%。
此外,随着居民消费能力持续上升,也培育多层次殡葬服务的广泛需求。依据数据显示,2015年我国殡葬服务市场规模为1695亿元,预计到2026年殡葬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4114亿元。
不过,近几年,我国墓地价格不断高涨。例如,2013年,福寿园销售墓地数量为7667个,收益为52381.2万元,平均每个墓地售价为6.83万元,到了2024年经营性墓穴销售数量已达到12569个,销售收益为152322.3万元,每个墓地均价为12.12万元,比十年前几乎增长了一倍。
2023年,上海松鹤园登上热搜,起因是其一个0.6平方米的墓地被曝售价为45.78万元,换算成每平方米的单价高达76万元,是市区豪宅汤臣一品价格的3倍。
同年据悉,我国一线城市墓穴价格普遍较高。其中北京墓园平均起售价为8.31万元,上海9.99万元左右,广州4.33万元,深圳6.41万元。按单人墓穴普遍0.6㎡的面积计算,一线城市墓地每平米价格都在10万元以上,比房价不遑多让,所以有陵园想要按照卖房子的套路去卖墓地。2025年3月16日,法治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报道佛山某小区业主疑似装修“骨灰房”而被其他业主的新闻。
2021年,昆明某陵园曾经推出过“墓地按揭贷”业务,最高可贷款20万元,贷款期限可达10年,贷款利率固定为9%。
而在疫情导致经济不景气的情势下,高价墓地的主要花钱的那群人开始审视消费的性价比,其泡沫也面临被戳破的命运。比如,2024年福寿园的墓穴销售数量比2023年减少了3800多个,同比下降超过了30%;福成股份2024年殡葬服务的营收为9817.41万元,同比下降14.91%,毛利率78.51%,较2023年的80%微降;根据安贤园中国公布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来看,其收益约1.02亿港元,同比减少约25%;企业具有人应占溢利1738.2万港元,同比减少33.18%。
不过,近几年,一些新型殡葬方式试图用环保和低成本的概念,来争夺消费者的青睐,如海葬。据悉,上海的海葬撒海量从1991年的每年200多具,一路上升到如今每年的近万具,累计护送80247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,服务家庭超31万户。同时,上海也成为全国海葬数量最多、服务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。
无锡则出台了《市区文明办丧和节地生态安葬减免奖补办法》,对采取海葬、可降解骨灰盒葬的户籍居民,给予每例2000元的奖补。此外,还有树葬、花葬等新型殡葬方式,价格低,吸引了不少消费者。但是,对于有着“入土为安”等传统殡葬观念的中国人来说,放弃传统墓葬,接受各种新型的殡葬方式,很难在短期内实现。
根据联合国测算,2010-2030年期间,中国年平均死亡人口数量将从2010-2015年的961万人提升至2025—2030年的1293万人。因此,殡葬服务仍是刚需。未来,只要墓地价格下降,才能避免人们在亲情伦理和经济负担之间忍痛选择,才能让殡葬服务回归尊重生命的本质。
当然,殡葬服务企业也能够直接进行数字化转型,如线上殡葬平台(“彼岸”、“思念堂”)用户规模破千万;还可以银发经济联动,如殡葬与养老、保险行业协同(墓地+养老保险套餐);海外华人市场成新增长点(马来西亚、美国华人墓地开发)。(WYD)
注:上述信息仅作参考,图表均为样式展示,具体数据、坐标轴与数据标签详见报告正文。
个别图表由于行业特性可能会出现出入,详细的细节内容请联系原文客服确认,以报告正文为准。
观研报告网发布的《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(2025-2032年)》涵盖行业最新数据,市场热点,政策规划,竞争情报,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,投资策略等内容。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精准把握行业发展形态趋势、市场商机动向、正确制定公司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。
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、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,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,从理论到实践、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分析。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、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,洞悉行业竞争格局,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,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。
本报告是全方面了解行业及对本行业来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。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,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,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、咨询机构、金融机构、行业协会、个人投资商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,客户涵盖了华为、中国石油、中国电信、中国建筑、惠普、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,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。